6月12日,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发布报道《三大运营商大量客户称“被贷款”,免费送礼怎么成了“信用购”?》,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资料图】
报道称,全国多地听众向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热线400-800-0088反映,他们在移动、联通、电信公司办理业务时,业务员“承诺在网免费送礼品”,实际上需要用户以信贷方式进行担保。也就是说,客户与运营商、贷款银行签署三方合同,贷款几百元至数千元,手机等礼品才能“免费送”。
实际上,绝大多数用户并不知道自己签的是一份贷款合同。按照合同,一旦手机欠费停机达到一定时间,就成了“贷款逾期”。不少人因为要了这份“免费”的礼品而最终信用受损。用户投诉后,营业厅给出的回复多是“合同已经签字”“尽到了提醒义务”“业务员违规操作”……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海南、湖南、广东、四川、河南、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等地都有此类案例。
对此,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均表示,该业务是公司推出的一项增值业务,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或升级为该业务,可以申请退订,但需要支付违约金。
律师:涉嫌构成商业欺诈
6月14日,中国移动客服热线的工作人员向红星资本局介绍,公司确实有信用购机活动,如果用户对该活动有疑问,工作人员会按照流程进行上报,核实后再给用户回电沟通。该工作人员还表示,用户如果要取消业务,需要到营业厅现场进行解约,“取消的话要缴纳解约金。”
中国联通客服热线的工作人员也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公司确实有金融分期活动,但接线人员无权利取消,只能反映到后台,让后台工作人员联系用户。
多位受访者向红星资本局表示,运营商业务员隐瞒关键信息诱导签约,最终导致他们背上贷款,他们认为受到了欺骗,消费者的知情权受到了侵犯。
北京市中闻(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凯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多地运营商以在网免费送手机等礼品的名义,为消费者办理了“消费贷款”,这属于在销售过程中隐瞒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其行为已涉嫌构成商业欺诈。
刘凯表示,根据我国《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准确,不得有下列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运营商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有权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刘凯表示,如果运营商以欺诈手段,使用户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办理了消费贷款,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并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中国小康网综合红星新闻、中国青年网)
下一篇:最后一页
5月18日,记者在郑州市区的多家商超看到,除了商超大门外,商场内部不同楼层、柜台、餐饮店等区域入口处也都张贴了场所码。消费者扫码进入
5月17日,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游客在观看春秋时期的青铜壶。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南阳市多家博物馆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让游客感受
一条渠,绵延千里北上,滋润人间心田。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从此,甘甜可口的长江水奔腾不息地流经1432公里,流进千
5月14日下午,在上海疫情防控一线奋战39天,总计圆满完成130万管核酸检测任务的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乘坐飞机回到郑州,受到来自省
X 关闭
X 关闭